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  漕幫的問題,泰昌帝并非一無所知,也不是不想動。

  實在是他這個皇帝當了七年了,還是有名無實,宮內依然在沿用著隆武年號,泰昌的年號只對外使用。

  一些重要奏章、官員的任免等重大權力依然掌握在太上皇手中。

  他自己下達的一些政令,需要太上皇默許,甚至是同意后才能下發。

  不然,就會遭到批駁,甚至是留中不發,最終不了了之。

  去年東城黃華坊一場大火燒死一百多人,牽扯出漕幫拐賣人口的案子,他便想動手查一查漕幫這個毒瘤,人選都欽定了,但在太上皇那一關沒有過,此事便不了了之。

 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漕幫的勢力之大,甚至能夠左右到太上皇的決定。

  泰昌帝大概猜測出了其中的一些原由,太上皇自隆武二十一年消滅殘元之后,就漸漸的喪失了進取之心,開始安于享樂。

  自隆武二十五年至隆武四十三年近二十年間,先后六下江南,耗費巨大,以致朝廷入不敷出。

  上行下效,官場民間,達官顯貴和豪商巨富皆崇尚奢靡之風,以致朝政糜爛,貪腐橫行,橫征暴斂。

  加之天災,百姓生計日益困苦,甚至連續爆發了幾次大規模動亂。

  又逢東虜崛起,竊取遼東,太上皇越發力不從心,再加上廢太子之事,便生出隱退之心。

  不過,這只是以退為進,退位不退權,因為由儉入奢易,由奢入儉難,每年依然要花費大量銀錢用于享樂。

  可這些錢從哪里來?國庫和內帑連朝廷的正常開支都捉襟見肘,便只能另想他法,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是漕幫、江南甄家等每年的暗中輸送。

  既然拿了他們的錢,自然要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睜一只眼,閉一只眼。

  恐怕那句大逆不道的話不僅僅是漕幫一個小頭目如此作想,畢竟他們背后可是有太上皇撐腰,可不就是皇城外由他們說了算。

  想到此,泰昌帝心中冷笑一聲。

  抬手挽了挽女兒的手臂,慈愛的道:“瑜兒快起來,你的孝心,父皇知道。既如此,父皇可以再給你一個錦衣衛千戶之職。”

  趙紫瑜聽到不由一喜,連忙謝恩道:“謝父皇,兒臣一定不辜負父皇的期望。”

  泰昌卻是擺擺手,并嘆息一聲道:“瑜兒可別高興得太早,一個小小的東城兵馬司指揮,父皇給就給你了,沒人會多說什么。”

  “但是,錦衣衛千戶可是非同小可,此事須得你皇祖父同意才行。”

  趙紫瑜一怔,隨即秀眉緊鎖,感受到了自己父皇的無奈,但還是認真的道:“不管如何,兒臣都得先經父皇同意才行。”

  聽了這話,泰昌帝很是欣慰。

  隨即,他便草擬了一份手詔,任命趙紫瑜為錦衣衛千戶之職。

  雖然蓋上了皇帝的印璽,但不一定管用,需太上皇帝的隆武印蓋上去才是真正的生效。

  “兒臣這就去太極宮見皇祖父。”趙紫瑜收起手詔,低聲道。

  泰昌帝點了點頭,又補充道:“如果你皇祖父同意了,你再回來,父皇再送一樣東西給你。”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